看穿了司馬懿與諸葛亮之間的小默契之後

有沒有對於《空城計》整個故事大為改觀呢?

原來,不是這麼簡單的表面退軍而已,

背後還有更深層的意義呢!!!

相信小朋友現在一定有滿滿的想法

把握靈感,趕緊寫下吧!

DSC09489.JPG

DSC09493.JPG

DSC09492.JPG

 

DSC09491.JPG

DSC09496.JPG

DSC09497.JPG

DSC09495.JPG

DSC09499.JPG

DSC09498.JPG

DSC09501.JPG

DSC09500.JPG

 

司馬懿真的被騙了嗎? 詠聖                                                

   話說馬謖因拒諫而失去了街亭,使孔明得趕緊到西城縣搶救剩餘的糧草,不料司馬懿帶領著十五萬精兵,前來攻打西城縣,但此時孔明身旁並沒有可迎敵的大將,僅剩兩千五百名士兵,孔明登上城門眺望,果然只見遠處黃沙滾滾,魏軍兵分兩路正朝西城縣逼近。孔明立即下了四道軍令,叫人藏好所有旗幟,各人堅守崗位,不得隨意走動或高聲喧嘩,並且派士兵把四座城門全都打開,每一座城門都由二十名士兵扮作百姓,如有違令者,立即處斬,過了不久魏軍來到城下,司馬懿見孔明一派悠閒,感到此事一定有詐,便趕緊傳令撤退。 

   不過,孔明真的有如此神機妙算嗎?《空城計》疑點重重,難道沒有人發覺嗎?我們以正常人的心態來想,如果你是孔明,聽到司馬懿帶領著十五萬精兵前來,但自己身邊卻沒有可迎敵的大將,難道不會害怕緊張嗎?而且一般的百姓見到敵軍來勢洶洶應該會嚇到逃跑吧!但他們卻是一副旁若無人的樣子,這樣不是更可疑嗎?再加上西城縣矮小破爛,即使有埋伏應該也對魏軍傷害不大,難道這些疑點司馬懿看不出來?

   十五萬大軍軍臨城下的時候,孔明心裡一定是緊張害怕的,但他得趕緊冷靜下來,以免導致軍隊也憂心忡忡,而心思細膩的司馬義為何要放棄這個能捉住孔明的大好時機呢?司馬懿知道他如果現在就把孔明除掉的話,他就沒有利用的價值了,而曹睿之所以不敢殺司馬懿的原因是因為現在只有司馬懿可以跟孔明鬥智了,俗話說的好,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而孔明也深知司馬懿的處境,所以才會特地陪他演這一場戲,正所謂,戰場上沒有永久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呀!

   雖然世人都說司馬懿詭計多端,但我不那麼認為,我反而覺得他是一個心思細膩的人,而且他在做決定之前都會先思考會發生什麼事,而諸葛亮真的有如此神機妙算嗎?並不然,三國演義當中,作者以蜀國為主,所以作者當然也會把蜀國塑造成比較好的一方,而其他國家就是不好的,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在《空城計》當中司馬懿並不是全然的輸,而孔明也不是全然的贏,這告訴我們不能只是從表面看事情,還要深入了解才行。

 

司馬懿退兵的原因是? 芝妍

  話說馬謖拒絕王平而導致失去街亭之後,孔明急忙派五千士兵到西城線搬運糧草,忽然十幾匹快馬報到,說是司馬懿率領十五萬大軍朝西城而來,當時孔明身旁只有剩下的兩千五百名士兵,也無大將,兵力相差懸殊。孔明只好登上城門,下了四道軍令:藏旌旗、堅守崗位,不可擅動、城門大開,士兵扮作百姓,在城門前掃地、絕不可以任意行動,違軍令者斬!他自有妙計。孔明穿戴好,帶著琴和兩書僮,在城門上氣定神閒的薰香彈琴,司馬懿見狀,覺得城內必有埋兵,不聽司馬昭的勸告,立即退兵,孔明因此不戰而勝。

  孔明在城中逃也逃不遠,打也打不贏,為何能不戰而勝?司馬懿真的是上當了嗎?除了退軍之外也有許多方法破除孔明的計謀,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孔明稱司馬懿是知音,自然是知道他的計謀的,這讓這個故事更蒙上一面神秘的面紗,接下來我們就來蒐集線索,證實這個不為人知的秘密!

  司馬懿真的想打仗嗎?有句話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雙方主力有一個死掉,另一個自然就沒有作用,自然就沒有好果子吃,孔明與司馬懿是對立的,卻又是知音,它們不相上下,如果當時司馬懿立刻衝入城中,殺死孔明,對方失去主力,必定戰敗,司馬懿後來也不會受到重用,加上百官一雙雙陰險的眼睛望著他,如野狼般嗷嗷待哺,司馬懿隨時都有生命危險,也因此只要孔明不死,他便能保住性命和兵權了!

  看完這個故事,我受益匪淺,了解了做人做事要全方位思考,知道對方的心思,從中破解。遇到危機時要知變通,不要因自以為是的想法而中他人計謀,就像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我一定要銘記在心,因為這句話如同雨露般,滋潤我成長的道路!

 

破解空城計 柏翰

  且說「空城計」一計謀之成功正是因為諸葛亮的機智以及司馬懿未經善加思考而成。

  回到三國時代,馬謖因為誤判軍況,逼不得孔明一行人來到西城,誰知駐紮西城沒多久,司馬懿便率領著十五萬精兵來勢洶洶的朝西城奔來,飛濺起的沙土營造了黃沙滾滾的景象。此時探子匆促的回報軍師諸葛亮,司馬懿的精兵們已在城門外不遠處,準備大開殺戒,但是諸葛亮已把大部分兵力調度去搬運糧草了,兵力明顯不足。瀕危之際,諸葛亮知道必須立即想出對策與司馬懿搏鬥,便令士兵扮作百姓,在城門前灑掃,撤下旌旗,城門大開,自己則坐在城樓上薰香彈琴。

  十五萬精兵兵臨城下,司馬懿聽完了先鋒的描述,再自己視察,便起了疑。最後,終究退了兵。

  不過,後世稱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真有如此聰穎嗎?因為在這當中,諸葛亮就算再機智,也不可能「立即」的想出計策,逼司馬懿退軍;再說個性觀察入微的司馬懿真的那麼容易就被騙倒了嗎?雖說司馬懿觀察入微,但卻做出了如此不明智的選擇,反倒使諸葛亮脫離了險境?而司馬懿真可能渾然不覺曹睿是在利用自己,等最後奪得江山後,曹睿就會把自己殺了。俗話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司馬懿難道不知道曹睿所算計的大好願景嗎?難道諸葛亮和司馬懿其實是在互相幫助?

  然而在十五萬大軍兵臨城下之際,諸葛亮能慌嗎?不能!因為連掌管全軍的軍師都不知對策時,士兵們怎麼可能不亂呢?思維細膩的司馬懿在空城計中掌握了千載難逢的機會,他為何退了兵?是因為他早知道曹睿在暗算他,不想死在曹睿手上嗎?所以,司馬懿其實並不想讓曹睿得逞,他們各有算計,因為司馬懿明知故犯,為了生存而不擇手段,放走了諸葛亮。之於最重要的大問題,司馬懿為了保住性命,只好聯合諸葛亮,製造了表現上是魏國輸了,其實是魏蜀雙贏的場面。

  傳遍全天下的空城計之所以那麼有名,想必是因為諸葛亮的足智多謀以及司馬懿的不慎判斷。而經過不斷的摸索,終於揭穿了空城計不為人知的一面。我們從中學習到的不只是計謀,還有細膩思考、做事前謹慎小心、臨危不亂等做事的要訣。正所謂「小故事,大啟示」,空城計帶給了後世許多疑點去探究,也帶給後人無窮的智慧呀!

 

破解空城計 子諒

  話說,東漢末年間蜀國大將馬謖拒絕王平所諫,因而失守「街亭」這個要地,諸葛亮隨即來到西城搶救軍糧。

  調度完後,蜀軍僅剩兩千五百名士兵。忽然有幾匹快馬來報:司馬懿領著十五萬精兵來勢洶洶,準備大開殺戒攻打蜀國。諸葛亮獲報後,果見遠處黃沙飛揚,但諸葛亮絲毫不顯著急,揮起羽扇,下令將所有旌旗藏起,並將城門大開,士兵扮作百姓,要堅守崗位,絕不能任意行動,自己則整理服儀走上城臺,氣定神閒的焚香彈琴。過不久,司馬懿來到城下,見諸葛亮一派悠閒,覺得有詐便立即撤退。

  但是,事情真的是我們所想的這樣嗎?我們就從「空城計」的開端開始說起,孔明聽到司馬懿領著十五萬精兵前來,但他卻態度從容,立即想出對策又毫不猶豫?諸葛亮以「空城計」這個計謀造成假象,混淆魏軍,但這個假象卻是如此「虛偽」,難道聰明絕頂的司馬懿完全看不出來?人數與實力有極大懸殊的雙方,佔有優勢的魏軍,為什麼要草率退兵呢?

  想想看,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相繼離世之後,蜀國唯一可以仰賴的人就是諸葛亮了!而魏營唯一能和諸葛亮鬥智的就是司馬懿了,如果諸葛亮死了,司馬懿就沒有利用價值,俗話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如此睿智的司馬懿想必也察覺到這個危機吧!

  從「空城計」中,讓我體悟到,凡事不能只看外表,而且常聽人說「退一步海闊天空」,適當的退一步,不僅能形成一個雙贏的局面,說不定得利的還是自己,就像司馬懿不殺諸葛亮一樣!

 

世紀之謎-空城計 蕓萱

  話說,「空城計」是東漢末年,諸葛亮在戰場上最為成功的一個計策,至今,仍是廣為流傳的事蹟。

  回到當時,孔明調度完後,就接到士兵回報,司馬懿即將率領十五萬大軍攻打西城縣,但孔明身邊的五千名士兵已有一半先去搬運糧草,而當時也沒有任何武將可迎戰,所剩的兩千五百名士兵,各個都嚇得驚慌失措!

  孔明登上城門眺望,果見遠方黃沙飛揚,大批軍隊直逼而來。孔明見狀,立刻下令:藏好所有旌旗,各人堅守崗位,不可擅動。接著,將四座城門大開,每座城門派二十名士兵扮作百姓灑掃街道。最後,孔明在自己帶著兩個書僮上樓臺,氣定神閒的薰香彈琴。

  不久,司馬懿的先鋒來到城門下,見此情況都不敢前進,立即回報司馬懿。司馬懿笑而不信,便親自一探究竟,果然見到孔明態度從容的彈琴,司馬懿看了可疑,覺得必有埋伏,如進攻必定中計,便下令退軍。

  但是,事實上,孔明的計謀真的完美無缺、天衣無縫嗎?空城計真的是完全沒有任何破綻嗎?我們從頭看起。一開始,孔明接到線報說:司馬懿將率領十五萬大軍攻打西城縣,「下一秒」孔明「立刻」想出對策應對。不曉得大家有沒有發現,孔明是「立刻」、「下一秒」就想出方法,就算是足智多謀的孔明,有辦法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就想出對策嗎?他完全不用經過任何思考嗎?再者,也是聰明機智的司馬懿,難道看不出空城計造成的「假象」嗎?掃地的百姓看到大批軍隊前來,既不慌也不亂,而孔明竟然也是一派悠閒的在焚香彈琴,觀察入微的司馬懿難道看不出這一切都是孔明一手策畫的詭計嗎?大家都說司馬懿與孔明是彼此的知音,所以,司馬懿絕對是知道孔明的想法。有句話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想必,司馬懿也是位明哲保身的人,假如孔明先死了,司馬懿就不會被重用,曹睿也肯定是立即處掉司馬懿,以防後患,也因此,這就是司馬懿會草率退兵最主要的原因吧!表面上是蜀國贏的局面,但暗中是雙方雙贏,司馬懿和孔明兩人,是在互相幫助呢!

  家喻戶曉的空城計,搖身一變,變成了一場無解的世界之謎。在這個故事中,從司馬懿的行為就可以看出,凡事不能被表面現象所蒙蔽,要做出任何決定以前,都要經過再三的思考,不得草率下結論,否則,得利的是敵人,可不是自己呀!

 

司馬懿真上當? 昱宸

    東漢末年,因為馬謖不聽王平的諫言而失守街亭。當孔明得知消息後,便派五千名士兵到西城搬運糧食,忽然快馬報到,說司馬懿率領十五萬大軍來攻打西城,但孔明的五千名士兵有一半去運糧食了,僅剩兩千名士兵。孔明在情急之下下了四道軍令,先把所有旗幟藏好,接著讓所有人堅守崗位,不可擅動然後把城門打開,再讓士兵扮成百姓,不能任意行動,違令者斬,孔明自己走到城門上悠閒地彈琴。而當司馬懿的前鋒到城下看到孔明在城上彈琴的景象都不敢前進,馬上向司馬懿通報,司馬懿不信,來到城門前,果然看到孔明態度從容的彈琴,百姓都低灑掃,旁若無人。司馬懿覺得孔明平生謹慎,絕不輕易冒險。於是司馬懿趕緊讓前軍變後軍,後軍變前軍朝大營退兵

    果真如此嗎?司馬懿難道不知道這是孔明的計謀嗎?司馬懿想打仗嗎?司馬懿想殺孔明嗎?真的是因為有埋伏才不進攻嗎?司馬懿明明知道不只有正面進攻這個方法,他可亂箭射孔明、圍城、派敢死隊先衝、攻擊掃地的百姓,但他卻退兵了。

   為何司馬懿知道有其他的方法能輕易打敗孔明但他卻毫不猶豫的退兵了,豈不可疑?司馬懿了解只有自己能與孔明鬥智,如果孔明死了,自己也就沒有利用價值了,遲早自己也會被殺的,所以為了自己能順利活下來,也只好退兵了。

    司馬懿雖然被說太小心謹慎錯過殺了孔明的機會,但我覺得他是會去思考後果的人,他不殺孔明是因為他已經事先思考他如果殺了孔明,曹丕也會認為自己對他有威脅而殺了他。這樣看來司馬懿輸了嗎?不,他是贏的。

 

空城計 侑迪

   在歷史上有很多有名的戰爭,空城計就是其中之一。話說在東漢末年,馬謖失守了街亭,所以孔明調度完後,急忙先派了五千名士兵去西城縣搬運剩下的糧草,突然十幾匹快馬直奔而來,士兵回報司馬懿將軍帶領了十五萬大軍朝西城而來.當時孔明身邊只剩下二千五百名士兵.孔明隨即命令藏好的所有的旗子、各人堅守崗位、不得隨意走動或喧嘩.孔明接著命令把四面城門全部打開,每一個城門都有二十多名士兵扮成百姓在掃地,而孔明帶著兩名書僮在樓臺上彈琴,司馬懿看了覺得奇怪,心想孔明一向謹慎,絕不冒險,如今城門大開一定有埋伏,如果進城一定中計,所以便退兵了。

    真的是這樣嗎?司馬懿真的上當了嗎?如果沒有,為何這樣退兵,他明明有十五萬大軍,卻一直不攻反而一直守在城門外,這樣對他反而不利,因為士兵每天都要吃東西,所以他們每天都要去很遠的地方運糧草,而孔明真的能這麼厲害嗎?他和我們一樣都是人,如果你是孔明,聽見司馬懿帶了大軍要攻過來的消息,你會不會緊張呢?在空城計中卻沒有說到孔明很害怕或很慌張,難道沒有人發現嗎?

    接下來我們把這些疑點通通都解出來吧!其實司馬懿並沒有上當,反而放走了孔明,因為他知道如果他把孔明殺了,自己就沒有利用的價值了,而孔明其實也沒有那麼神,因為《三國演義》是以蜀國為尊,所以如果說出孔明慌張或很害怕,就顯得他不神了。

    家喻戶曉的空城計,最後卻變成了一個未解的謎,雖然司馬懿放走了孔明,但這是為了自己的安危和兵權,所以判斷好或壞不能從表面上來看,要深入了解才行。

 

 史上大謊言-空城計 季螢

    「馬稷拒諫失街亭,武侯彈琴退仲達。」話說,東漢末年,最有名的計謀之一─空城計中,由於馬稷拒絕王平的諫言,而失去了街亭,所以,孔明調度士兵到西城縣搬運糧草,兵力所剩不多,沒想到司馬懿就要率領十五萬大軍攻過來了,而當時孔明身邊僅剩下二千五百名士兵,所以大家嚇得驚慌失措。孔明觀看情勢,認為不妥,發布命令:藏好所有的旗幟、堅守崗位,不可擅動、城門大開,士兵扮作百姓灑掃,更重要的是絕不可任意行動,自己則親自上場沉著應對。

    司馬懿派先鋒去觀察情況,但司馬懿對於先鋒通報的內容深感懷疑,進而一探究竟,果真看到孔明在城門上的樓台,氣定神閒的薰著香、彈著琴。司馬懿認為孔明平生謹慎,絕不輕易冒險,所以決定前軍變為後軍,後軍變為前軍,朝北方撤退。大家對於孔明的神機妙算深感佩服。

    但是在這場戰役中司馬懿真的輸了嗎?

    一開始,司馬懿真的被諸葛亮的計謀騙了嗎?那時,司馬懿或許知道諸葛亮的計謀,但是司馬懿心裡明白:魏王曹睿一心想除掉他,所以他必須利用諸葛亮保住自己。

    司馬懿忠心嗎?他真的是覺得城內有埋伏,還是不想為魏國做事?

    司馬懿在歷史上被稱為太小心謹慎的人,但是他卻錯過了殺諸葛亮的機會,但我認為他是個會去思考後面可能會發生的事情,看看後果是非對錯,所以事情不能從表面看。而大家說諸葛亮是個厲害的人,是因為他用計謀就可以輕易讓司馬懿退兵。但是司馬懿真的輸了嗎?不,其實製造了「雙贏」。

 

破解空城計 侑玲

    話說馬謖失去街亭這個地方後,孔明便趕緊先派五千名士兵去西城縣想要保住剩下的糧草,忽然孔明接到通知說司馬懿率領著十五萬大軍準備往這裡攻過來,但是當時孔明身邊沒有可迎敵的大將,只有一些文官和剩下的二千五百名士兵。

     孔明登上城門眺望,果然遠處黃沙滾滾,於是孔明便下了四道軍令:藏好所有旗幟、各人堅守崗位、不得隨意走動或高聲喧嘩,再派士兵把四座城門全都打開,每一座城門由二十名士兵扮作百姓,負責清掃街道,如軍到時,絕不可任意行動,接著,孔明披上外衣,戴上頭巾,帶著兩個書僮和一張琴,在城門上的樓臺氣定神閒的薰著香、彈著琴。

    過了不久,司馬懿帶著十五萬大軍來到城下,司馬懿看到這個景象不敢前進,覺得非常可疑,於是不聽司馬昭的建議,直接退兵了。

    但是空城計真的是那麼完美無缺嗎?司馬懿真的看不出孔明的計謀嗎?司馬懿真的想殺孔明嗎?司馬懿真的上當了嗎?空城計這成功退敵的計劃真的是完全沒有破綻嗎?讓我們來破解空城計吧!

    事實上司馬懿當然不是看不出來孔明一手策劃的計謀,而是因為司馬懿因和孔明是彼此的知音,所以,司馬懿看的出來孔明的想法。有句俗話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就是在說:飛鳥都沒了,弓就可以收起來了;兔死亡,捉兔的狗就可以不用了,所以想必司馬懿也不想和那個弓和狗一樣用完就丟,所以如果孔明死了,司馬懿就沒有用了,因為國裡就只有司馬懿可以和孔明鬥,再加上司馬懿野心很大,曹睿怕他會搶了自己的王位,所以司馬懿知道如果他殺了孔明自己也會受害,於是便決定放走孔明

 從這個故事中,透過空城計我們可以知道不管做什麼事情都不能只看外在,要下決心之前都要反覆思考,不然後果會難以想像。

 

SKMBT_C45217010614350_0014.jpg

SKMBT_C45217010614350_0015.jpg

SKMBT_C45217010614350_0016.jpg

SKMBT_C45217010614350_0042.jpg

SKMBT_C45217010614350_0054.jpg

SKMBT_C45217010614350_0055.jpg

SKMBT_C45217010614350_0001.jpg

SKMBT_C45217010614350_0006.jpg

SKMBT_C45217010614350_0011.jpg

 

 

SKMBT_C45217010614350_0038.jpg

SKMBT_C45217010614350_0051.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 嘉嘉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