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嘉老師時常在思考的是:

高年級的孩子這麼大了,很多道理其實都懂了!

還需要師長一天到晚耳提面命嗎?

如果沒有自己說服自己,那麼大人說再多其實也沒有用,不是嗎?

 

高年級的課文,漸漸的會開始提供孩子思考的元素.

老師不希望你們盲目、盲從,更不能用情緒化的行為來反應你們的想法

所以這學期開始,無論是共讀書還是課程活動,老師都希望帶你們做一點「思考」

運用寫作的方式,來讓自己與自己對話,讓自己說服自己。

 

康軒第三課<說話之前最好停看聽>正好給了老師很好的靈感。

你們時常想到什麼話就說,不看場合、不想情境,所以往往釀成了口角,造成了誤會,起了爭執。

但其實這些紛爭都是可以避免的,所以課本舉了兩個例子來說明:如果說話之前沒有先停看聽,會有什麼結果呢?

課文1.jpg

課文2.jpg

課文3.jpg

 

細看這篇課文,是很完整的議論文。

議論文是老師覺得最重要的文體了~~

如何把我們的想法有條理地說出,是一門大學問。

所以我們也做了許多練習,還記得我們上學期所做的「辯論會」嗎?

國語遊戲室16-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那麼第三課跟我們之前學的議論文有什麼不同呢?

在這一課當中,有言例也有事例,而且事例是一則故事,讓人沒有感覺在聽道理,但卻又是紮紮實實的聽進了一個道理。

老師覺得這樣的議論文型式很值得小朋友學起來,以後你就可以很有條理的向人表達自己的意見,而不會顯得亂無章法。

首先,我們先一起來看看,這一課的作者為什麼覺得說話之前要停看聽呢??這就是作者的觀點、想法,在議論文裡我們稱為「論點」

找找第一段,我們知道了作者之所以認為說話之前要先停看聽的原因是:

對於說話得內容、措詞、姿勢和表情,都應該符合當時的情境,切莫胡言亂語,否則說得愈多,小心錯得愈多。

DSC06888.JPG

 

那麼作者用了哪些例子來說服讀者呢?(論據)

首先是兩句話(言例):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以及

很多人都會爭辯,但不一定很多人都會說話

老師另外補充了: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

DSC06890.JPG

只是只有言例,顯得太八股了,無法提起讀者興趣,於是作者另外說了一則故事。

這個故事的主角是一名固執的官員,由於不承認自己的孤陋寡聞,反而說了很多貽笑大方的話,成了眾人笑柄。(事例)

DSC06891.JPG

於是,作者最後告訴各位同學結論是:

事先好好想清楚,說出來的話,就不會得罪別人,也就不會有不必要的爭執產生。

DSC06893.JPG

清楚明瞭的課文架構,好讀易懂有說服力!


只是!!

只有說話之前需要停看聽嗎?

怡嘉老師開始在腦中思考......

各式各樣的想法在我的腦中浮現,於是我也好奇你們會說出什麼答案了!

DSC06794.JPG

DSC06798.JPG

DSC06799.JPG

果然,同學的想法很多元,

有人說過平交道之前要停看聽

有人說做事之前要停看聽

也有人說購物之前要停看聽

更有人說學習之前要停看聽

這些答案真是太棒了!!!!

不過礙於課堂時間,學習之前要停看聽什麼就交給你們回家完成了!

而我看著你們的答案,開始想:哪一個主題可以讓同學自己說服自己呢?

當然就是「做事之前要先停看聽」囉!!!

很多道理,同學都懂,但為什麼總是有小紕漏呢?

想必同學做事之前也沒有停看聽吧?

沒有停看聽會發什麼什麼事呢?

有停看聽的話,又能獲得什麼好處呢?

於是,老師找了三則故事,想跟你討論一下,做事之前究竟要不要停看聽呢?

第一則是「揠苗助長」

你覺得宋國的農夫做事之前有沒有停看聽呢?

第二則是「大禹治水」

你覺得大禹之所以能成功治水的原因?

第三則是「空城計」

你覺得諸葛亮能成功退敵,事先的謀略有沒有幫助呢?

(因為老師在這裡就讓你們讀了空城計,也因此上到13課空城計的時候反而激發了其他的想法呢!)

 

事例老師幫你們準備好了,那你們的工作就是回家找「言例」

隔天老師看到好多同學找了很棒、很符合「做事之前要先聽看聽」這個主題的名言

與同學相互分享後,又獲得了別人的名言,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呢!!!

 

言例和事例都有了,就準備寫作了!

寫作之前,老師想先請你們確定自己的「論點」!!

季螢構思單1.jpg

思妤構思單1.jpg

柏翰構思單1.jpg

蕓萱構思單1.jpg

子亮構思單2.jpg

看著各位的構思表,老師真是大為驚喜呀!!!!

一喜是:你們摘要的能力變好了

二喜是:即便補充課外的故事,你們都能自學

最重要的三喜是:

你們很懂這些道理耶!!!!!根本不需要老師教呀!!

你們都懂,只是沒有提醒自己做到而已XDDD

把自己的想法以及材料,套入我們本課所學的議論文型式,就會是一篇很有說服力的議論文喔!

複習一下本課的課文型式吧!

課文1-2.jpg

課文2-2.jpg

課文3-2.jpg

 

一樣來看看同學的作品吧!!!

(礙於老師的精神、體力與時間,一樣文字檔只能提供少數同學的囉!)


做事之前最好停看聽 鐘昱宸

做事不是比誰做得快,也不是做得多就比較厲害。做事之前,如果沒有事先想好計畫,就很容易失敗,因此做事之前最好停看聽。

  做事是一門大學問,要如何做得好、做得巧,而且不會使人誤會,可不是件簡單的事。俗話說:「一次深思熟慮,勝過百次草率行動。」

你一次的認真思考,比做事莽莽撞撞來得有用。科學家富蘭克林說:「一點小疏忽,可能釀成大禍害。」所以我們做事前務必仔細思考,謹慎做事,才不會惹來大禍害。

  三國時代,司馬懿帶了十五萬大軍朝西城這邊湧了過來,可是諸葛亮此時只有士兵二千五百人,該如何應戰呢?這時諸葛亮靈機一動,他讓所有的軍事扮作百姓,灑掃街道,而諸葛亮則在城上焚香彈琴。司馬懿看到諸葛亮如此悠閒的模樣,怕城裡有伏兵,就嚇得讓所有兵馬全都退去。

看完這則故事,相信很多人都深有同感,原本優勢在司馬懿那裡,但諸葛亮靠著他的謀略計謀,使司馬懿退兵。如果諸葛亮和對方決一死戰的話,豈不是冒著滅國的風險嗎?

該怎麼做、該做什麼,只要事先想好計畫,就能應付突如其來的事情,才不會慌慌張張,亂了陣腳。

DSC07280.JPG

DSC07281.JPG

 


做事之前最好停看聽 謝子諒

做事不是比誰速度快,也不是比誰做得多,而是看做事的效率與態度。做任何事前都要深思,切莫只考量當下,卻忘了為往後著想。

做事是一門大學問,要把做事的步驟規劃得好,規劃得妙,可不能草草了事。俗話說:智者順時而謀,愚者逆理而動,聰明的人絕對會察看時機來思考、謀劃計畫,相對的愚笨的人衝動而為,逆理行事。富蘭克林曾經說過:「一點小疏忽,可能會釀成大災害」提醒著世人,做事要仔細,為往後著想,免得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就像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船能浮在水上是因為這艘船沒有任何缺陷,那如果船有一個小洞呢?那後果一定不堪設想。

三國時期,諸葛亮得知敵方軍師司馬懿即將帶著大軍前來攻打,但是因為自己的兵力不足和對方呈現極大懸殊,因此想到一個對策,他先調兵到山邊等待,再將剩餘的軍隊分配到各個城門,扮成百姓,自己則坐在城門上焚香彈琴。過了一會兒,司馬懿的前兵來到城下,看到這幅景象,趕緊回報,司馬懿不相信,便親自來到城前,看到這個畫面的司馬懿開始懷疑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他心想城裡一定有埋伏,便下令撤退,這就是聞名千古的「空城計」!

看完故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這個故事的涵義!做事要「三思而後行」,不能衝動、莽撞,要衡量當下的情況,並且一定要為往後著想,如此一來,不僅能將事做好,甚至能避免不必要的災害。

該做什麼,該怎麼做,「聰明的人把缺點變成優點,愚笨的人把缺點變成恥辱」,簡單來說,做事前先停看聽,衡量自己的能力,多思考、多觀察,三思而後行,就能將事情做對、做好。


做事之前最好停看聽 陳芝妍

做事不是比誰做得多,也不是比誰做得少,而是比誰做得好;做事寧可慢些,也不要太急而錯誤,做事寧可笨些,也不要太巧而敗事,所以做事之前最好停看聽,否則會失去別人對你的信任,得不償失。

做事是一門大學問,如何做得好,而且不會失去別人的信任,可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有句話說:「無論發生什麼事,要首先想到自己是不是做錯了,站在對方的角度,體驗一下對方的感受。」自己不要光怪別人,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如果人人都為對方著想,就不會有爭執發生了。《誰搬走了我的乳酪?》書中說:「及早注意事情的小變化,就能幫助提早適應即將到來的大變化。」事情的結果不一定和預想的一樣,提早發現,便能提早適應才不會因小失大。

三國時期,諸葛亮調派任務,帶領五千兵馬到西城運送糧草,忽然飛馬送來消息,說司馬懿帶領大軍十五萬朝西城這邊湧了過來。諸葛亮沒有大將,身邊只有剩兩千五百兵在城中。於是諸葛亮用計,收起所有旗幟,不讓人們出入及大聲說話,將西面城門大開,每個城門,用三十個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自己則帶領兩個童子坐在城樓上焚香彈琴。

司馬懿見況立刻退兵,諸葛亮便以智取勝。

看完這個故事,相信很多人都深有同感,因為生活中也有要以智取勝的事情,透過另一個角度想一想,一定會有辦法,天無絕人之路,不要用死板的方法解決問題,柳暗花明又一村。

做事,無法追求萬能,但要有做好的把握,盡自己的責任。做事,一種藝術,要抓住重點的顏料,繪出獨特的色彩,所以做事之前切記要停看聽。

DSC07248.JPG

DSC07249.JPG


做事之前最好停看聽 何季螢

  做事不是比誰做得快,也不是比誰做得多,而是該做的才做,不該做的則別做,所以,做任何一件事情之前最好停看聽,對於做事的方法、內容,都應該符合當時的指示,否則做得愈多,小心愈做愈多。

  做事是一門大考驗,如何做得完美,而且不拖拉,可不是想像中的那麼中的那麼簡單。俗話說:「今日事,今日畢。」做事,每個人都會做,差別在於,今天的事情,應該就要在當天完成,而不是拖到最後的時候才去做。但是,如果是為了求快,事情會做得好嗎?作家富蘭克林說:「一點小疏忽可能會釀成大禍。」做事必須小心、謹慎,只要一個小地方的失誤,就會造成很大的問題。

   從前宋國有一個農夫,嫌自己田裡的秧苗長得太慢,因此整天忡忡憂憂。於是,他就開始思考怎麼讓秧苗長高。忽然,他靈機一動,馬上前往他的稻田。他捲起褲管跳進水裡,開始把每一棵秧苗拉高一點。他自以為聰明,迫不及待的跑去告訴他的太太和兒子:「咱們田裡的稻苗長高了不少。」農夫太太半信半疑,就叫兒子去看究竟是怎麼了?最後,他的兒子看到的卻是稻苗全枯萎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千萬不可以學宋國農夫的做法,一切事情都有它的順序,如果一心只想早點完成,就會破壞它的次序,到頭來不僅不能提早完成,反而一事無成。

   做事之前最好停看聽,「三思而後行」,再三思考再去做,就能確保事情做得又快又完美。

DSC07244.JPG

DSC07245.JPG


做事之前最好停看聽 林思妤

    做事不是誰比較快做好就比較好,也不是誰比較聰明就比較正確,而是做確實、做完整才好。所以,在做任何事之前最好停看聽,對於如何做事,都應該符合當時的情況、場合,切莫虎頭蛇尾的草草了事。

  做事是一門大學問,如何做得快、做得好,而且不會幫倒忙,可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有句名言說:「人之所以會犯錯誤,不是因為他們不懂,而是因為自以為什麼都懂。」所以做每件事都有它的方法,不要自以為什麼都會,而讓小錯變大錯,想後悔都來不及了。唯有注意自己的行為、拿捏分寸和勤於發問,才能避免闖出大洞。

  從前宋國有一位農夫,嫌田裡的秧苗長得太慢,於是苦心思索著有什麼辦法可以使稻子長高。忽然,他靈機一動,毫不猶豫的捲起褲管就往水田裡跳,開始把每一棵秧苗拉高一點。

  傍晚,農夫好不容易才完成的「傑作」,得意洋洋的回家,迫不及待的告訴太太:「告訴你一件了不起的事,我想到一個好點子,讓田裡的稻草長高了不少。」

     兒子聽了很高興,跑去田裡看,他發現稻子雖然長高了,但是卻一棵棵慢慢的枯萎了。

  這個事情告訴我們,一切事情都有它的順序,如果一心只想早點完成就破壞它的次序,到頭來不僅不能提早完成,反而一事無成。

做事一定要踏實,不能因為覺得麻煩就匆匆忙忙的草草了事,只要用心思考,費心觀察,將事做確實,做完整,一定能成功。

DSC07264.JPG

DSC07265.JPG


做事之前最好停看聽 王奕伃

     做事不是比誰做得快,也不是比誰做得多,而是比誰做事的準確度高。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是很重要的,因此在做事之前最好停看聽。

     事情人人會做,但是如果做得不太好,可能會使事情一發不可收拾。發明避雷針的科學家富蘭克林說:「一點小疏忽可能釀成大禍害。」事情做得多,不代表做得好,事情做得少不一定做得不好,因此做事前一定要先再三思考,再行動,就算是一個小小的零件,也蘊含著十分重大的任務。」

     大約在四、五千年前,夏國發生一次特大洪水災害。面對眼前的滾滾洪水,人們只好逃到山上去躲避。部落首領堯,為了解水患,推舉鯀去完成任務,由於他用的是「堙」、「障」等阻塞圍截的方法,因此治水九年,洪水不但沒改善,甚至更加嚴峻。堯死後,部落推舉禹為首領,接受治水的任務。大禹為了制訂切實的方案,特別請來了過去治水的長者,他改變過去父親的方法,改用「疏導」來根治水患。在大禹的領導下,經過十年的艱苦勞動,終於疏通制服了災害,完成了這項偉大的工程。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得知如果用錯方法做事就像是緣木求魚,徒勞無功;但是如果是用對發法做事,就可以事半功倍。

  事先想好自己要做的事,做好妥善的規劃,不要魯莽行事,以免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因此做事前最好先停看聽,以免害人又害己。

DSC07252.JPG

DSC07253.JPG


做事之前最好停看聽 劉蕓萱

   做事不是比誰的速度快,也不是比誰做得比較多,而是看誰用了聰明的技巧,把事做得又快又好。所以,在做事之前,必須先規劃好,才能避免造成別人的麻煩。

   「做事」看似簡單,但做起來卻是門學問,如何把事做得又快又好,都是得先思考過的。俗話說:「做事沒技巧,吃力不討好。」事人人會做,但做得沒技巧的話,即使做得再多,身體忙得再累,都不會被人賞識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人做事如果要成功,在那之前腦海必須要有畫面。」事做多不一定做得好,做少也不一定是不會做,但如果想做事成功,就必須先規劃好通往「成功」這條路的方法。「三思而後行」這就是做事成功的最佳捷徑。

   有次,諸葛亮兵力不足,無法與司馬懿對抗,因此靈機一動,使出了「空城計」。

   諸葛亮命令姜維、馬岱埋伏於山谷;接著,分一半的兵搬運糧草,另一半留在城中。眾官聽到此消息,嚇得面色發白。然後,諸葛亮又下令收起旗幟、打開城門,並請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最後,自己則故作悠閒的在城樓焚香彈琴。

   司馬懿前軍來到城下,看到諸葛亮這副模樣,嚇得連忙回報,司馬懿笑而不信,於是就地遠觀,果真看到了諸葛亮悠閒自在的模樣,便連忙退兵。

   看到魏兵遠去,眾官無不驚奇,便問了諸葛亮原因,諸葛亮說道:「司馬懿料定我平生謹慎,絕不冒險。如今我擺出這副模樣,必定有埋伏,才會退兵。」部下聽了,都十分佩服。

   看完這個故事,想必很多人都認為諸葛亮足智多謀,但這是他與生俱來的才智嗎?不是,這是因為他做事前都會思考、觀察,再擬定策略,才會有如此成功的結果。

   不論做什麼事,都應謹慎的思考、規劃。只要不小心疏忽了一個小地方,就可能釀成無可挽回的災害。

DSC07260.JPG

DSC07261.JPG


做事之前最好停看聽 黃柏翰

   做事不是比誰的速度快,也不是比誰做得比較多,而是該做先做,不該做就不做,避免不必要的爭執。因此做事之前最好停看聽,應該先把做事的計畫、方法和步驟規劃好,再依序完成,切莫草草了事,免得越做越錯。

   做事好比一門大學問,想要做得好、做得妙,而且對症下藥,可不是一段時間就能有所成效。證嚴法師說:「小事不做,大事難成。」若不從小事開始奠定基礎,那麼做大事之時就會難上加難,只因為基礎沒有打好。盧梭曾說過:「人之所以犯錯誤,不是因為他們都懂,而是自以為什麼都懂。」自己的想法不一定好,別人的想法不一定也正確,所以,應該要把個人與他人的思維做結合,並且加以分析,以判斷事情的真理。

   反之,我們應該「不要為那些不願在你身上花費時間的人而浪費你的時間」,既然別人不願伸手助一臂之力,那麼我們就應該「收下」時間,把時間投入在值得的事情上並且加以利用。

   有次,諸葛亮聽聞魏軍大司馬司馬懿帶著大軍十五萬攻打西城,諸葛亮因為兵力不足,情勢不對,故使用了「空城計」。諸葛亮令剩餘的士兵喬裝成百姓,又叫他的心腹大將帶兵埋伏在城外各處,接著打開城門,自己則坐在城門上焚香彈琴。

   此時,司馬懿似乎被前兵所報告的內容驚訝的愣住了,因為城裡只有掃地的百姓,而且城門還開著呢!司馬懿懷疑一向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一定又有什麼計謀,因此下令撤退。

   諸葛亮的官臣們見司馬懿一走,無不驚奇的問諸葛亮:「司馬懿是魏國名將,如今帶了十五萬大兵,見丞相您為何退得這麼快?」他說:「司馬懿料定我平生謹慎,因此懷疑此處必有埋伏,因此就迅速的下令退兵,但我並非想冒險,而是迫不得已!」眾人全都驚嘆折服。

   看完故事,應該會覺得孔明非常有先見之明吧!我們做事也該這樣,先把最後可能會發生的事情想過一遍,以免到時候發生得太匆促,來不及應變。尤其是「人無遠慮,並有近憂」,所以要把事情都規劃好,才能避免更多憂慮。

   該如何做,該做什麼,不必吹毛求疵,只需思考好了再做,想好 了再動手,掌握做事的要點,才可以使別人明瞭自己所做的,避免不必要的誤會。

DSC07288.JPG

DSC07289.JPG


有沒有發現每個同學都很會說呢??

所以這些道理其實你們都懂!!只是沒有確實做到而已!

希望,同學接下來可以朝著「確實做到」而努力喔!!!

 

而抓到練習議論文的機會,怡嘉老師當然不會輕易放過!

這一篇「做事之前要先停看聽」的事例是由老師提供的,你們只做簡單的故事摘要練習,

下一篇議論文,我們再做一次同樣形式的練習,但是事例的挑戰就大了喔!!!

不過,你們也寫得超好的!!!!

等老師有空再來整理囉!!!!

國語遊戲室,下次再見!!!

DSC07234.JPG

 

DSC07238.JPG

 

DSC07268.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 嘉嘉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