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期末為了進行課程設計實驗
(謝謝台中市清水國小陳維民老師協助怡嘉老師進行數學課程設計,收穫良多!)
也因此上學期期末就先上了「柱體的體積」這個單元
透過積木、黏土,我們不斷思考「柱體體積」的各項可能
然後找出了一個規則
也就是
柱體體積=底面積*柱高
(這部分的課程怡嘉老師自己覺得非常有趣,再找機會寫文章記錄)
那麼這學期的第一節數學課,老師想問看看,你究竟學了多少?
這是市面上可以買到的油土
看起來份量「一樣」,但是真的嗎?
實驗看看吧!
請將油土捏成底面為邊長1公分的長方體
變成底面為正方形的長方體了!!好像嗨啾口香糖
那麼請問同學,你手上的油土體積多少你知道嗎?
來聽聽看同學的說法吧!
我的油土底面面積為1公分*1公分=1平方公分
高是5公分
所以柱體體積是1平方公分*5公分=5立方公分
我的油土底面面積為1公分*1公分=1平方公分
高是4公分
所以柱體體積是1平方公分*4公分=4立方公分
我的油土底面面積為1公分*1公分=1平方公分
高是4.5公分
所以柱體體積是1平方公分*4.5公分=4.5立方公分
經過同學的分享,各小組的答案有3.5立方公分、4立方公分、4.5立方公分也有5立方公分
不一樣是正常的喔~代表其實看似一樣大的物品,實際上還是會有微量的誤差在~~
各組的發現如下:
其中有三組算出的體積都是4.5立方公分
就以這三個長方體再來做實驗吧!
一個長方體是4.5立方公分,那麼三個呢?
同學說4.5*3=13.5(立方公分)
或者是4.5+4.5+4.5=13.5(立方公分)
除此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作法?
開始思考......
同學說,可以「補起來」
然後呢?
再扣掉!
這個部分同學運用了以前學習「體積」的經驗,
先算出大長方體的體積再扣掉小長方體的體積.
當然,算出來的答案一樣是13.5立方公分
遇到這一類的問題,小朋友都會習慣進行「切割」
那麼如果不能切割的時候,還可以怎麼計算柱體的體積呢?
動動腦,討論一下。
請同學發表。
同學說:2*2-1*1=3
這是在算什麼呢?
同學回答:底面積。
太好了,底面在哪裡呢?畫畫看。
算出底面積之後,同學說再乘4.5
列式變成了
(2*2-1*1)*4.5
柱高在哪裡呢?
不死心的老師要同學比出來
所以,依造老師現在黑板上畫的圖,這個柱體是「站著」的嗎?
並不是喔!!
於是老師換了幾種擺法,希望確認同學察覺
底面與柱高之間的關係
最後一張圖才是老師讓柱體站起來,空拍之後的模樣喔!
所以同學如果遇到這類的問題,也要自己在腦袋裡進行大翻轉喔!
回到剛剛的問題
經由同學的說明
我們發現了原來可以運用「底面積與柱高」算出任何柱體的體積
就不用再進行切割了喔!
接著我們回到課本進行自學跟檢核
一節課,好快就過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