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各位家長
從這一學期開始,怡嘉老師嘗試不一樣的教學方式
希望給予孩子更豐富的視野,並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為讓家長了解班上教學的實際狀況
怡嘉老師會將每一課的實施狀態記錄下來
期盼家長陪同協助孩子們學習~~感恩
-------------------------------------------------------------
◎版本&課名:翰林國語六上L1台灣的孩子
◎步驟一:概覽課文,說出本詩特色
學生最多的發言是:
1.第一句都是「臺灣的孩子」
2.重複的字句很多
3.由北寫到南
◎步驟二:就學生的問題再續問
1.為什麼詩人的第一句都是「臺灣的孩子」?
2.重複字句給你什麼感覺?
3.由那裡知道詩人由北寫到南?
學生針對第三個問題比較好回答,因為從詩內容中的淡水河-濁水溪-高屏溪,他們很容易提取訊息。
◎步驟三:請孩子找出段落中與淡水河、濁水溪、高屏溪的連結
◎步驟四:請孩子找出段落中,屬於北中南的描述特色
"城市"、"田舍與農莊"、"亮麗的平原"、"黝黑的皮膚"
◎步驟五:請孩子想像自己就是俯瞰臺灣的「天空」、記下希望的「星星」,擁他們入懷的「大海」
想想各段的最後一句,含有詩人對於臺灣的孩子有什麼期望?
最後這些臺灣的孩子都怎麼了?
──────────課文的深究結束─────────
(以上這些問題,我會再做成課後複習單,讓每一個孩子用文字統整自己與同學的想法)
◎步驟六:請孩子想想這首詩感覺少了什麼?
孩子們其實都知道老師想問什麼~所以他們都很直覺的回答"少了東部!"於是,我們就要來接寫臺灣的孩子第四段-東部
(不過,後來有孩子覺得她自己的作品比較適合第一段,所以她的順序變成了東北中南XDDD)
◎步驟七:先讓孩子閱讀向陽老師的其他幾首童詩<小河唱著歌>、<一條小路>、<秋天的聲音>、<囚>一樣小組討論,請學生自己統整向陽老師的童詩有什麼特色?
(插曲:我們也簡單看了向陽老師的訪問,總覺得孩子讀老師的詩卻不知道他長得如何?聲音如何?很奇怪!!!於是花了10分鐘看了向陽*寫字年代的訪問)
◎步驟八:個別思考寫作元素
◎步驟九:發表可用素材
◎步驟十:寫小詩
---------------------------------------------------------------
收到孩子的小詩作品,其實蠻驚嚇的!
因為有幾個小男生很意外的情感十分投入,詩中的畫面也十足!
看了讓我自己很興奮!!!^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