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節課我們玩了記憶遊戲~~腦袋都累了吧!!
那麼現在來動動手吧!!
首先,請各組派出臂力最好的組員吧!!
老師特地從日本空運來台的小遊戲終於可以登場了!!!
我們來看看那一位同學投中的比率最高喔!!!
玩法:
1.每個人都可以投五球
2.輪流投
3.看看哪一組的選手投中比率最高
開丟囉!!!
其他小朋友想一想:誰會投中最多次呢?
結果出來囉~~
台下的小朋友有猜中嗎?
一到五組的選手以及王牌隊員的擊中記錄如下圖所示:
請問擊中圓盤的比率怎麼算呢?
來複習一下比率要怎麼算呢?
比率=部分量/全部量
而我們要算擊中的比率
所以擊中率=擊中的次數/全部的次數(五球)
王牌投手擊中0次,所以擊中率=0/5=0
第一組投手擊中3次,所以擊中率=3/5
第二組和第五組投手也都擊中3次,所以擊中率一樣=3/5
第三組以及第四組投手則擊中1次,所以擊中率=1/5
這是在投球數(全部量)一樣的時候
那麼如果投球數不一樣的時候,誰的擊中率最高呢?
我們請第一組、第二組以及第五組的投手再來一較高下吧!!!
進階玩法:
1.限時5分鐘
2.紀錄每一位同學擊中的次數
3.算一算哪一位同學的擊中率最高
結果出來囉!!!
子諒在限時5分鐘內, 一共投了22次,擊中7次
茂宸在限時5分鐘內, 一共投了20次,擊中3次
詠聖在限時5分鐘內, 一共投了16次,擊中6次
究竟,誰的擊中率最低?誰的擊中率最高呢?
現在請小朋友想一想,我們來猜一猜。
大家都一致認為茂宸的擊中率最低,真的是這樣嗎?
而子諒和詠聖,誰比較厲害呢?
有人說是子諒,因為子諒擊中比較多球。
也有人認為是詠聖,因為詠聖投球數比子諒少,但是卻只比子諒少投中一球而已。
好~~大家的說法都非常棒喔~~
但是自然科學不能用「感覺」的,我們要證明!!
用什麼證明呢???
沒錯!!!
就是算三個人擊中的比率,再用比率來比較大小!!
擊中率=擊中的次數/投球的總次數
因為每一個人投球的總次數都不一樣,所以我們要一個一個來算算看。
首先來算子諒的擊中率吧!
子諒一共投了22次球,擊中7次,所以擊中率=7/22(二十二分之七)
茂宸一共投了20次球,擊中3次,所以擊中率=3/20(二十分之三)
詠聖一共投了16次球,擊中6次,所以擊中率=6/16(十六分之六)
7/22 (二十二分之七)
3/20 (二十分之三)
6/16 (十六分之六)
異分母的分數該如何比較大小呢???
有同學說:通分!!!(太讚了~~~懂得運用已經學會的數學知識)
除了通分之外,還有沒有其他比較的方法呢??
小朋友想一想:用來表示比率的方式除了「分數」之外,還有什麼方式呢?
沒錯!!!!
就是「小數」
為什麼要用小數來呈現比率呢?
一來是容易比較,再來就是電腦才能做計算。
所以~~~
還記得如何將分數轉換成小數嗎??
一起來做做看!
算出來了!!
子諒的擊中率=二十二分之七,大約=0.32
茂宸的擊中率=二十分之三=0.15
詠聖的擊中率=十六分之六,大約=0.38
果然,如大家所猜測茂宸的擊中率是三人之中最低的(因為他邊投邊玩)
而子諒的擊中率大約為0.32<詠聖的擊中率大約為0.38
所以詠聖是三人之中擊中率最高的!
小朋友,你們算對了嗎???
**重新整理一下**
中球數不等於中球率,並不是投中比較多球,投中的比率就比較高
中球率要看全部的投球數做計算~
所以我們可以說:
詠聖在五分鐘內一共投了16球,投中6球,擊中率(中球率)是6/16(十六分之六)
子諒在五分鐘內一共投了22球,投中7球,擊中率(中球率)是7/22(二十二分之七)
茂宸在五分鐘內一共投了20球,投中3球,擊中率(中球率)是3/20(二十分之三)
擊中率:詠聖>子諒>茂宸
玩了兩個遊戲之後
小朋友對「比率」是否有更深刻的認識了呢?
所以如果你是棒球教練,你要派哪一位選手上場「主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