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到了,看著班班如火如荼的準備聖誕活動,
老師心裡是不斷猶豫著~~我們要怎麼慶祝呢?
但是我們課程緊湊,彈性時間不足,沒有美術課,沒有綜合課,午休、早修你們都好忙好忙,
有彈性時間可以做多餘的節令活動嗎?
老師思考著:如何結合其他的課程讓你們也來做聖誕節的節令活動呢?
正好,數學課正在學「柱體與錐體」,
要計算體積,又要計算表面積,
究竟透視圖與展開圖有什麼不同?圓柱底面周長為什麼是圓柱側面的長呢?
這麼多複雜的題目,在腦袋裡打結,不如我們來做中學吧!
星期二,老師煞有其事地拿了三大張色紙,不發一語的發給全班同學之後,
老師說:「請同學回家運用柱體與錐體的元素,製作有關聖誕節的裝飾品吧!!」
於是一連串的巧思就在創意中展現出來了,麋鹿、聖誕襪、薑餅人、耶誕樹、聖誕帽……等等,通通可以運用角柱與角錐的元素製作出來,
想像力真的是我們的超能力!!!!
做完聖誕作品之後,利用一節課分享製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有同學說:「沒有量好長度,所以圓柱都做不起來。」
我問:「那麼該怎麼辦呢?先量底面的周長好呢?還是要量圓柱側面的長好呢?」
透過動手做的學習方式,學生一致認為要先確定圓柱底面的圓周長,就能夠馬上知道側面的長是多少。
「為什麼呢?不先設定側面長呢?」教師追問。
透過討論,學生會發現,因為不一定每一種長度都是圓周率的倍數,這麼一來就很難算出該以多少長度作為底面的圓半徑。
在不斷的嘗試錯誤之後,學生在面對抽象的數學問題時,腦中便有了具體的思考步驟。數學,變得一點都不複雜了!
拿起自己製作的聖誕裝飾品,你們各個眼神發亮,一一介紹他們使用了那些角柱與角錐的元素來製作自己的作品。
庭安說:「我這一次做了五個作品,超有成就感的。」
楊懿拿著自己的作品開心的跟老師說:「上次上美術課是三年級的事情了!可以利用數學課來做美術,好開心!」
更有小孩發表有深度的感言:「這次聖誕節真的很好玩,辛苦過後,得到的成果特別甜美。」
XDDDD
從豐富課程設計的思考出發,用有趣的方式實作,比起單用數學附件介紹形體更讓你們印象深刻,
配合歲末節日,寫張小紙條反思自己一年的成長,雖然沒有交換禮物,也沒有聖誕爺爺來發糖,卻送給了自己一份最獨特的禮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