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複習一下這一課上了什麼~
我們首先思考了一下什麼是「機智」
然後讀了邱吉爾以及馬克˙吐溫的故事
比較了兩者間的差別
但到目前為止,都還是因為自己身處尷尬,所以運用機智的方法讓自己不要這麼難堪~
可是,機智只有這麼一點能耐嗎?
當然不只囉!
「機智」還是很棒的同理心表現呢!!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艾森豪的故事。
最短的演講
美國總統艾森豪曾擔任大學校長,經常參加各種活動。
有一回,他參加名人演講,被安排在最後講話。他先坐在一旁靜靜的聽著,前面幾位名人,個個高談闊論,口若懸河,眼看時間已經很晚,聽眾都露出不耐煩的神情。
當艾森豪上臺時,他放棄原先準備的講稿,說:「各位女士、先生:演講就像寫文章,都需要標點符號。有人喜歡用問號,有人喜歡用驚嘆號。今天,我最後一個演講,很榮幸有這個機會為今天晚上的活動,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謝謝,晚安!」
他從容的走下講臺,聽眾都起立鼓掌。這是艾森豪最短的,也是最令人難忘的一次演講。
小朋友覺得艾森豪的機智在哪裡呢?
艾森豪善於觀察,懂得同理,所以贏得在場觀眾的熱烈掌聲。
有時候,退一步不一定是輸家,很有可能還會是最大的贏家呢!
這就是「機智」要教給我們的~~一種設身處地為人著想的處事哲學。
所以,讀完這三則機智的故事之後
老師想請你們想想
我們所謂「機智」的人,除了很聰明、反應很快......
他們通常會有什麼共同的「性格」呢??
(終於可以搬出老師最愛的「性格卡」了!!)
(性格卡的教學靈感來自南大附小溫美玉老師--->這是嘉嘉老師心目中的超王牌教師!!)
一個一個讓同學思考性格的分析有沒有道理之後,我們刪去了"保守"
那麼現在想想這些人在表現他們的「機智行為」時,
有哪些該注意的面向呢?
上台整理同學們的發現
所以我們知道了~
有機智的行為,若沒有和善的表情、態度、溫暖的聲音.......等等,
所謂「機智」的行為也很可能產生誤會,或者使人不悅。
所以即便我們的出發點是好的,但若是不能讓人有同感,一切就是枉然喔!
怡嘉老師希望小朋友透過這一課的學習都可以變得更好喔!
回家沉澱一下想想,究竟為什麼要學會機智行為吧!!
另外,機智行為難道只有幫助自己化解尷尬或者是同理別人而已嗎?
你知道機智還可以救自己一命嗎?!
下一課,我們再來見分曉。
分享同學的佳作